东江树木科技示范园位于惠城区下角古榕山,占地面积600余亩,始建于1976年林科所基础上。园区以"两区八园十林"规划为核心,融合林业科技示范、珍稀植物保育与生态观光功能,保育植物超600种,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5种 [3]。2005年获评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,2014年纳入惠州植物园体系后保留独立功能定位。园区具有典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,丘陵地貌与赤红壤基质为多种动植物提供生境 [1-2]。
- 地理位置
- 惠城区下角古榕山 [3]
- 占地面积
- 600余亩 [3]
- 成立时间
- 1976年
- 气候类型
-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[1] [3]
- 主要功能
- 林业科研/生态保育 [1] [3]
- 所属体系
- 惠州植物园核心区 [1-2]
历史沿革
播报编辑
台组前身为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,1976年开始营建弃键。2004年启动示范园重建工程,次巴放催年获批"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"称号。2006年规划面积扩展至600余亩,确立"两区八园十林"总体规划 [3]。2014年部分区域划入惠州植物园体系,但仍保持独立运行机制 [2]。截至2025年,作为惠州植物园核心组成部分,总保育植物超过2000种 [1]设誉她颂达殃遥宙体采良洪肯纹求辣。
地理特征
播报编辑
园区地处北纬23°22′、东经114°11′,毗邻惠州西湖仅300米 [2]。地貌以丘陵为主,海拔高程90米,平均坡度20-50度。土壤为典型山地赤红壤,pH值5.0-6.0 [1] [3]。年均气温21.7℃,年降雨量1759毫米,形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[1-2]。
功能区划
播报编辑
按2006年总体规划分为两大主体区域 [3]:
- 植物展示区(200亩):包含杜鹃专类园、棕榈专类园等8个主题园区,配套垂钓区、观景亭等设施
- 植被保护区(400亩):划分阔叶混交林、针叶林等10片特色林区,实施封闭式保育管理
生物资源
播报编辑
截至2007年统计,园区保存维管植物600余种,占全市珍稀植物总数50%,包括:
-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:南方红豆杉、桫椤
-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:土沉香、樟树 [3]
动物资源涵盖褐翅鸦鹃、蟒蛇(国家一级保护)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,观测记录鸟类超百种 [3]。2014年纳入植物园体系后,新增保育植物达1400余种 [1]。
科研功能
播报编辑
作为广东省首批区域植物园成员单位,承担以下科研任务 [1]:
- 开展桫椤等珍稀植物迁地保护研究
- 建立南亚热带树种基因库
- 实施林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
- 监测园区生态系统动态变化
2006-2014年间,累计开展公益植树活动12次,其中《惠州日报》读者林项目种植珍贵树种30余种 [2]。
景观设施
播报编辑
保留并修复多项历史文化遗迹 [3]:
- 始建于明代的古榕寺遗址
- 珍珠泉天然矿泉水源
- 清代健步道遗址
现代景观包含2.5公里环山步道、望湖亭观景平台及科普解说系统。2006年建成的休闲垂钓区水域面积达8000平方米 [3]。